正在阅读:苏轼有多偏爱山东诸城,原本是北方,却在宋词中写出了江南的风采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头条 / 头条资讯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苏轼有多偏爱山东诸城,原本是北方,却在宋词中写出了江南的风采

转载 深度诸城网-大拿2021/11/27 10:00:00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多特体育V 作者: 188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公元1074年,苏轼从杭州来到了密州,也就是今天的山东潍坊诸城市。在这里他留下了很多精彩的诗词作品,著名的《江城子·密州出猎》,还有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都写于他在密州的这一段时期。在这里,距离他的家乡四川眉山更远了。当春天来临,桃红柳绿的时刻,他也会想起千里之外的故乡。所以他还命人在此地修建了一个台子,让他的弟弟苏辙命名为超然台。有一日他登上了超然台,看到此地景色迷人,写下了这首精彩宋词,句句都有诗情画意。

春未老,风细柳斜斜。试上超然台上看,半壕春水一城花。烟雨暗千家。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。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。诗酒趁年华。这就是苏轼《望江南·超然台作》,上片主要描绘的密州城的春天景色之美。“风细柳斜斜”春天还没有过去,春天的风仍然是柔柔的,细细的,而柳枝也随之起舞。就是在这样的春景之中,苏轼“试上超然台上看”,登上此台可以眺望全城。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?“半壕春水一城花。烟雨暗千家”,护城河内半满的春水微微闪动,满城处处春花明艳,迷迷蒙蒙的细雨飘散在城中,千家万户皆看不真切。

虽然密州在北方,但是在这里却让他写出了烟雨江南的味道。如此的画面确实是非常动人也非常的精彩。下片当中诗人又开始了抒情。“寒食后,酒醒却咨嗟”,春天的寒食节过后,也就是清明节前后,苏轼时常饮酒,但是却因为思乡而叹息不已。但也仅仅是叹息而已,又有什么办法呢?距离家乡如此之远。这样的愁绪刚刚来到他的心头,随即就让他压了下去。“休对故人思故国,且将新火试新茶”,不要再在老朋友的面前说谈论思念故乡的事情啦!有这样的心思还不如重新点火煮上一杯新茶,享受现在美丽的春光,享受美丽的生活吧!

这里的“新火”对应的是“寒食”,按照古人的习俗,为了纪念介子推,从这一天开始要禁火三天。三天之后才可以重新点火,所以命名为“新火”。最后一句的到来也就是水到渠成了。“诗酒趁年华”,在这大好的时光当中,必须要超然物外忘却尘世间的一切。借着美酒,借着春天,借着诗词才华,真正达到一种超然的境界,也就是对应了超然台的命名缘由。对于苏轼来讲这一生都在到处漂泊,从杭州来到密州,只不过是他漂泊生活的开始。之后他还要到徐州、还要到湖州、黄州,还要到惠州、儋州,但是“诗酒趁年华”追求的超然境界,在他的心中一直没有变。

#密州人才网#诸城人才#诸城招聘

已有0人点赞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

专题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