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阅读: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
分享文章

微信扫一扫

参与评论
0
当前位置:首页 / 头条 / 头条资讯 / 正文
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,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,仅管理员可见

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指南

转载 2021/10/19 10:47:21 发布 IP属地:未知 来源:诸城畜牧之声 作者: 221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

秋冬季重大动物疫病

防控技术指南

秋冬季节,天气干燥,日光照射时间短,病毒更易存活,重大动物疫病和人畜共患病易发多发,要注重强化以下防控措施。


1 做实基础免疫


免疫是防控口蹄疫、高致病性禽流感、小反刍兽疫等重大动物疫病的有效手段。

秋季散养户的集中免疫要做到“应免尽免,不留空档”,确保免疫密度和质量,构筑有效免疫屏障。规模化养殖场要科学制定免疫程序,及时监测免疫抗体水平,确保免疫效果。在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工作的同时,统筹做好常见疫病,尤其是人畜共患病的免疫工作。


2 加强监测排查


养殖人员要加强对畜禽的临床检查和健康状况监测,重点关注畜禽行为表现、休息状态、反应、采食饮水情况、被毛外观和粪便状态等。对牲畜表现食欲减退、喜卧、跛行、发热、口鼻流涎、口蹄部位出现水泡和破溃、口炎、眼鼻分泌物增多、腹泻等症状的,禽只表现精神沉郁、嗜睡、呆立、头翅下垂、食欲不振、脚鳞出血、呼吸困难、排稀便等症状的,以及异常死亡或其他异常状况的,应立即采集样品送检,并按程序进行疫情报告。


3强化清洗消毒


要强化环境清洗消毒工作,选择适宜的消毒剂。低温环境下可通过延长消毒时间、增加消毒浓度和频率等措施来提高消毒效果。冬季栋舍外消毒时,应选择在相对温暖的时段进行。消毒前做好消毒区域的清洗,眼观无污物后再实施消毒。消毒剂可用温水配制,以增强消毒效果。优先选用低温消毒剂或在消毒剂中加入丙二醇、异丙醇等醇类或氯化钠等作为防冻剂。


4  严格生物安全措施


养殖场要严格限制无关人员进出,人员进出要严格执行更衣换鞋、消毒及淋浴等卫生制度。外来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不允许进入养殖场,进出场的所有车辆及其他运输工具应彻底清洗消毒。执行净道、污道分开管理,严格控制场内人员、车辆、物品以及养殖动物的流动。入冬前进行集中灭鼠,及时清扫散落的饲料,防止鸟类在场区内搭窝逗留。


5  做好无害化处理


不随意丢弃、抛弃病死畜禽及其排泄物、垫料、包装物、容器等污染物,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传播,严格按照无害化处理相关技术规范,选择专业无害化处理厂处理病死畜禽。


6  秋冬季重点动物疫病防控措施


1  口蹄疫

群体免疫密度应常年保持在90 %以上,免疫密度应达到 100 %。规模化养殖场免疫抗体合格率应达到 80 %以上。散养户在秋季开展集中免疫,在冬季对于免疫不合格畜和补栏畜应及时进行补免。

2  高致病性

禽流感

散养户避免猪、鸡及水禽混养,规模场采取防鸟措施,阻断家禽与候鸟接触,家养水禽避免到候鸟栖息地等开放水面放养。

3  非洲猪瘟 

猪场要强化生物安全防护措施,严把进场关,严格控制人、车、物、猪在场内流动。

4  小反刍兽疫

要高度重视小反刍兽疫免疫,特别是新生羔羊的补免,加强监测排查,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。

5  猪繁殖与呼

障碍综合征

饲养管理应注重猪舍通风,做好防寒保暖,减少应激反应,控制饲养密度,避免猪只过度拥挤。引进种猪要先隔离、观察,并进行病毒检测,确定核酸检测阴性后再混群饲养。

6  仔猪腹泻   

产前对产房进行彻底清扫、冲洗、消毒,换干净垫草。新生仔猪要注意防寒保暖,把好初乳关,增强仔猪的抵抗力。仔猪断奶前要提早补料,逐渐增加饲料的饲喂量,断奶后不宜突然更换饲料,要限制高蛋白、高碳水化合物饲料的饲喂,增加日粮中纤维素的含量。

7   人畜共患病

针对不同人畜共患病流行特点,落实监测、免疫、检疫、净化、扑杀、消毒和无害化处理等综合性防治措施。


已有0人点赞
急聘工作

0条评论

 
承诺遵守文明发帖,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/300

专题

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