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扫一扫
看,诸城战国鹰首壶!
战国鹰首壶,1971年出土于诸城臧家庄战国墓。壶高56厘米,重10公斤。它的顶部被别出心裁地制作成一只双目高突,昂视长空的鹰首,所以定名为鹰首壶。因为在壶盖的上方有一个可用手提携的横梁,故又称提梁壶。
壶是古代人们最常用的一种生活器具。早在新石器时代,就已经出现了种类繁多的陶壶。到了商周时期,壶又成为青铜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。在史书文献中经常可以见到有关它们的记载。《诗经》中云:“清酒百壶”。《孟子》中记:“箪食壶浆,以迎王师。”《周礼》注解中曰:“壶,酒器也。”由此可知,壶是古代人们主要用来盛酒的器皿。
在奴隶社会,统治者制定了整套的礼制和森严的等级制度,于是青铜器便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,成为礼制的体现,即所谓的“藏礼于器”。正因为如此,古人对铜壶的制作是非常的讲究的。根据不同的用途和主人的地位喜好,壶的形状或方、或圆、或高、或矮、或精美华丽、或新颖别致。精雕细刻,一丝不苟。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古代铜壶,成为今天宝贵的艺术珍品,鹰首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。它别具一格的造型,神态昂然的身姿,在战国中晚期的青铜器中,犹如鹤立鸡群,出类拔萃,被专家鉴定为国家一级珍贵文物。
这件鹰首壶曾到日本、英国、奥地利等多个国家展出,七十年代,鹰首壶的照片还被邮政部门制作成明信片。
来源:诸城博物馆